6月5日,“中缅民间组织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暨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”在仰光举行。该活动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、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宏益配资,来自中缅两国的民间组织、企业、智库、媒体机构代表以及院校师生等200余人参加。
与会嘉宾合影宏益配资。陈纹洁摄
中国驻缅甸大使马珈在致辞中表示,中缅1950年建交以来,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,始终稳定向前发展。双方携手同行、民心相亲、守望相助。中缅关系75年非凡历程与全球文明倡议高度契合。期待两国民间组织继续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。
吴努杜妙依基金会主席丹丹努、缅中友好协会主席丁乌、缅甸战略与国际研究所主席丹觉在发言中表示,中缅两国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直至一致同意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宏益配资,始终为地区稳定、世界和平和国际社会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。中国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“三大全球倡议”等重要理念,为中缅关系发展和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缅甸音乐协会主席伦敏、戏剧协会主席波纯表示,音乐和戏剧是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的重要载体。缅甸音乐协会、戏剧协会愿携手两国人民,搭建文化艺术交流之桥,共同推进中缅文明交流互鉴,促进民心相通。
当地艺术家表演缅甸民间舞蹈。陈纹洁摄
活动现场,艺术家们以中缅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的形式,通过缅甸木偶戏、缅甸民间舞蹈、中缅乐团合奏等节目,生动再现了两国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。缅甸学生深情朗诵《谢谢你!中国》,讲述了缅甸发生“3·28”地震后两国人民守望相助、心手相连的感人故事。
与会人士表示宏益配资,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、挑战重重的时代背景下,文明对话是增进理解、减少冲突、实现共赢的重要途径。缅方嘉宾对中国在缅甸地震发生后迅速提供救援行动表示由衷感谢,认为这是“胞波”兄弟间“患难见真情”的最真实体现。与会人士期待民间社会力量能够深入推进两国“民相亲”,促进中缅关系迈上新台阶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驻仰光记者 陈晓阳)
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